|
第十七天
7月6日 芒康—竹卡 49km
原想今天的路程少,所以走得晚一些,9点才出发,实际上对于邮电车来说,是个错误的决定。
出门后,风景很好,尤其是油菜花点缀于绿色的青稞之中,有时我怀疑是不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有意让老百姓这样种的,因云南的油菜花节就是这样的。
出了县城不远,就是上坡,路也与昨天一样,不同的是路面上的碎石基本上都清理了,但清理出来的路基仍是高低不平,没法骑快,而且很颠。由于他们都推车,我很快走在了前面,又等一会儿,我看安徽骑友也骑上来了,离我大约2、3公里,我就在前面艰难地转大弯,这时我发现在平缓一点的草甸上,骑摩托的藏民就直接穿过草甸子抄近路,这使我想起网上说的骑车的也有抄近路的情况,但都是得不偿失。这时又下小雨了,我赶快穿上雨衣,过程中发现安徽骑友不见了,我想他是不是在路旁的工棚躲雨等邮电车及那对小夫妻,结果等我穿上雨衣继续往上爬时,竟看到前方快到垭口的地方有一个红点,仔细一看,就是安徽骑友,反过来他又在我前面2、3公里处,他又抄近路了。
快到拉乌山顶时,雨才停下来,看到安徽骑友在垭口等我,11点40我也到了垭口,这12公里的上坡走了近3个小时,但终究不长,没有昨天累得很。垭口风景一般,我们简单吃了点东西呆了近半个小时就下山了,下山路上,看到草甸上有很多洞,也有很多小动物在跑,一会儿钻出来,一会儿钻进去,不是很怕人,我们俩认为是老鼠,有报道说老鼠破坏高原草甸,威胁草场安全,但路边民工说是兔子,有这么小的兔子,但仔细一看,耳朵好象有点像兔子的。
下山走不远路越来越坏,几辆河南的自驾车追上我们,寒暄了几句,他们先走了,但可以看到他们走的特别慢,比我们快步了多少,很谨慎,安徽骑友说,平原来的车在这儿根本不敢走。慢慢地走进了澜沧江河谷,河谷两边山上很荒凉,红色的山石上只有星星点点的低矮的草丛。路越来越窄,河谷越来越深,路面上的碎石堆的越来越高,骑车走在这样的路上下坡,还不如上坡得劲,由于石子太厚,砂土太滑,车子常发生横向漂移,而一边又是深渊,骑得特别小心。车上包里的维生素都快磨成粉状了,双手发麻,昨天买的风镜的螺丝也颠掉了,真是便宜没好货,扔了换下一个,18元买俩呢。来往的汽车相互找个让车的地方都很困难,我们见了来往的汽车,也是赶快找个稍宽一点的地方停下等它过去,有些司机好点的,路过时很谨慎,走得慢,荡起的土还不算多,有的较猛的司机就不一样了,从你身边耀武扬威地冲了过去,尘土久久不能散去,但我们看着他们走在这样的路上真是胆战心惊。
37公里的下坡,走了3个半个小时,4点到了澜沧江大桥,这一片的风景还是很壮观的,凶猛的澜沧江涛声震耳,红色的江水在江中翻腾,亏得两岸红石坚硬,在桥头照了一些历史照片。
到了竹卡招待所,结果没水,没电,脸都洗不成,老板说温泉招待所也是这样,这儿喝的水都是拖拉机从远处拉来的,不一会儿我们还真看到拉水的拖拉机给食堂送水,守住大江,没水喝,不亲眼见,没人相信,那红水怎么喝,连洗都不行。在这儿又见到河南的那几辆车,因前面路太赖,怕天黑走不到下一个住宿点,没敢再走。
大约5点左右,听到邮电车叫,怎么今天这么快,出去一看,他正从一辆小面包上下来,原来他摔车啦,还好,只有轻微擦伤,但一条裤腿就要被撕掉了。原来一辆对面驶来的长途车丝毫不减速向他冲来,他吓得只好自己向山崖上撞去,恰好一个沙堆横在前面缓冲一下,才没发生更严重的情况,一辆小面包车路过,看到他这种情况,主动提出让他搭车,司机是个转业军人,邮电车很是感激,我帮他拿行李时,也一再道谢,愿好人一生平安。今天的路,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对邮电车来说都是太难了,但他还能坚持,从没说过怨言,真是令人佩服。向老板借来针线,我帮他将裤子缝好,7点多了,小夫妻赶到了,他们说路太难了,他们明天搭车,已问好长途车路过的时间,大货车也可以搭。
可惜我只对自然景观感兴趣,新闻意识不敏感,好多应时的事情都没有照相,例如今天好多情况,像这个面包车及司机,安徽骑友抄近路,送水的拖拉机,邮电车的裤子等,每天都有好多,下次一定注意这些,当然那要备更多的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