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入伙户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伊蒙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行照片] 090430骑行西安,9.5图已完成,继续文字更新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7 11:13 编辑


早上出发的时候,依然是我挂着托包前进。

到达一处补给地,下车好好的舒展筋骨,天气变得暴热起来。

可怜我的腿,补给过防晒霜之后还是没有多大的作用。

和老博换车后的我,轻装上阵,似乎要飞起来一样

这样的土地,在三门峡都潼关段很常见,黄土高原,这样的梯田,不同与南方的地方是,没有水。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7 11:24 编辑


烈日下前行。

看见到那个推着自行车的人,是一对年过6旬的夫妇,他们推着行囊,在环河南,那天已是第八天,听他们说,每天走30-50公里就停下来休息,带的有凉席和被褥。顿时很感动这样的旅程,没有先进的装备,没有很好的体力,有的只是一颗想出去走走的心。大爷和大妈一前一后的走着,我们下车补胎的时候,大爷还过来和我们聊了几句。

全程的第一次补胎,也是第四天的第一次补胎,我骑老博的车子,被扎进一个钢丝。看见小潘提供的气筒,很感谢,这时候小潘应该在国外睡觉呢,一切顺利。

朝阳胎和钢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挂着托包的车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7 11:29 编辑


补胎后沾满油污的手,和苹果,这个时候真的是不注意什么卫生了,在人需要原始需求的时候,卫生只是一个多余的词汇。

进入一个县城,这个我真的是记不起来了

不知道这个人杰地灵是说的哪里

公路两旁常见这样的土壤,经历风雨,也不会轻易的塌方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7 11:37 编辑


那天天很晴朗,飘来的白云,安逸而富裕的旅行爱好者,需要的是他们良好的自我暗示心理状态。他们拉帮结伙,喧嚣娱乐,留下一堆空易拉罐和塑料袋的垃圾之后,满足而归。他们并不需要大自然,在其中也一无所获。事实上,长途骑行最基本的装备备,也就只是一辆单车。这是旅行的本质:你的意愿,然后站起来启动脚步出发。如此而已。

吃到的西瓜。腿上的头巾,成了我最重要的防晒工具了

在旅途中你必须习惯身体伴随物理空间的移动。内心流动纷繁的意识和景象,却更感觉到它的内向思省……经常在天还未亮的时刻起床赶路。苍茫天地之间,星光暗淡,雾气潮湿 ,人依旧觉得瑟缩,但必须出发前往下一路。
这样的照片,或许更加的艺术一点,一段长途的旅行,就会留下一个长久的回忆,我们不是因为回忆活着的人,但是我们却需要回忆,这一点,毋庸置疑。

原谅自己所穿越的,所徒劳过的,所抗争过的,所忍耐过的,它们是一种创伤,同时也很光亮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9 07:55 编辑


在没有进入黄土高原的时候就能看见黄土高原的气息了,其实虽然生活在黄土高原上,但是这样的沟壑还是很少见的,西安属于关中,也就是八百里秦川的所在地,是西本中很少见的平川,所以也注定了他的政治地位,尤其是在古代,沿海交通还没有开发的时候

途中的第二次补胎,其实,魔术头巾用来腿部防晒,是很好的,也和合适

扒胎中。

要是没有头盔的话,或许像个修车的师傅,不过老博在修车方面还是很有自己的实力的,超级DIY,敢拆敢拼的大师

小潘的欧耐,给我们的出行打气,省了不少的力气,建议搞长途的还是带个大点的气筒,也沉不了多少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9 07:58 编辑


路少很少的人物照,觉得天气很好,于是停下来,两个人也BT的拍照了

在上坡的中间,拍照的同时并且休息,很和谐,小潘,森林,你们看这个照片,其实和老乐山上的著名司机是很像的

公路底下就是沟壑,一路都是这样

举手示意,我最强

310国道,一直通向远方,无尽的上坡与下坡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9 08:02 编辑


路上再次爆胎,这是下午的第三次,原因是玻璃,还是我的车。真郁闷

老博再次担当重任

我在打气

休息间看到的山脉,这个应该就是秦岭山脉了吧

托重继续的前行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9 08:06 编辑


河南的界碑,过来这个就到陕西了,欢迎各位车友有空到陕西,到西安来骑行

在界碑后看到河南的欢迎标语

这个牌子好像是针对那些拉矿的大车而准备的,其实你不听的话,你真的会后悔的

陕西段的310,这点的路还是不错的

路段的远处一直有延续的山脉,一直到西安都是这样,我们走在山的不远处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9 08:11 编辑


路的南边是山,路的北边则一直是沟壑

沿途的艰辛,汇聚在脸上

沟壑

平坦的公路,老博一直很喜欢这样的风景,一边是延绵的山脉,一边是曲折的沟壑

陕西的黄土真的很坚挺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0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蒙城 于 2009-9-9 08:14 编辑


黄土精神,千年矗立,万年不倒,我们的骑行精神,也应该如此的直立,孤独,并且挺拔

下坡的时候

急刹车终于停止在一个大下坡的里程碑处,我们沿路都在找这个

里程留念这个竟然和独哥在几个月后的一张照片神奇的相似

310的99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伙户外◁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