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入伙户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至尊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论坛关注-------四川发生地震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08:01:45 | 只看该作者
4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举行汶川大地震第21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截至6月3日19时,全省地震受灾累计遇难68612人、安葬68590人,仍有1129人被埋、17987人失踪,累计受伤359788人、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临时安置8064403人。  财政收拨救灾资金情况
  省财政厅共收到抗震救灾专项资金87.0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救灾专项资金66.06亿元,各类捐款20.97亿元。省、市财政共向灾区下达预算或预拨救灾应急资金73.0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下达预算或预拨56.67亿元,市县财政自有财力安排16.41亿元。
  伤员救治情况
  全省各医院共收治灾区伤病员605288人,累计住院89323人,治疗出院66667人;累计重伤15627人,院内死亡2491人;现住院10384人,其中重伤798人。还有来自意大利、德国、古巴、法国的4支医疗队74人在我省开展工作。
  卫生防疫情况
  卫生防疫工作已覆盖重灾区全部受灾村和受灾群众临时居住场所。累计消杀18.44亿平方米,处理粪坑414.29万个。新调拨出消杀药品61.95吨,累计达4973.61吨。消毒面积1.74亿平方米,完成3695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及消毒。目前灾区无传染病暴发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物资保障及受灾群众安置情况
  已下拨帐篷57.14万顶,彩条布3273.78万平方米,帆布106.02万平方米,油毡10.6万平方米,方便食品42321吨,饮用水43735吨,粮油6.58万吨,肉类2784吨,棉被(絮)235.59万床,衣物107.46万件,成品油14.22万吨,发电机4015台。累计收到捐款3909笔、613279万元,捐赠救灾物资2980宗。已聘81名社会监督员对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进行监督,向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市和阿坝州各派出50名社会监督员进行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
  省外援建活动板房已运抵我省61197套,建成14999套。成都、绵阳、德阳、阿坝、广元和雅安等6个市州累计建成过渡安置房277495套,除省外援建外,政府统建8131套,群众自建253825套,社会捐建540套。
  防止次生灾害情况
  堰塞湖:尚未解除危险的堰塞湖27座。由国家水利部除险20座,其中15座正在实施排险(今日新增1座);老鹰岩堰塞湖开始做排险设计方案,成都军区正组织调运施工设备和器材;石板沟堰塞湖待红石河处理完毕水位下降后进场施工;3座正在抓紧进行设计。由地方政府安排除险7座, 1座已进场施工;4座风险较小暂未处理;2座已溢流,暂不具备施工条件。截至18时,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2.057亿立方米,水位736.90米,水面距渠底高程2.25米(对渠底高程正进行再次核算和测算)。绵阳市已按三分之一溃坝方案完成群众转移任务。遂宁市应转移群众38157人,已转移27196人。
  震损水库:完成应急除险方案设计532座,其中高危以上完成78座。降低水位运行1408座(有162座已放至死水位),其中高危以上全部降低水位运行(有104座已放至死水位)。累计除险330座(今日新增91座),其中高危以上89座。紫坪铺水库上游15座重点处置的震损水电站险情基本排除,有关后续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堤防:50处重大险情堤防,已完成应急除险15处,正加紧抢险的30处,其余5处目前无法修复。
  基础设施恢复情况
  交通:已抢通并处于保通状态的干线公路9条,正在实施抢通的干线公路4条。重灾区仍有15个乡镇不通公路。
  通信:受灾市州本地网接通率稳步提高,县城通信基本恢复正常,公众通信交叉覆盖进一步增强,公网覆盖进一步增厚。新恢复公众通信乡镇3个,未恢复公众通信的乡镇16个,其中5个只采用移动公司IDR基站通信,11个采取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手段。
  供水:应急解决572.15万人的饮水问题,其中工程修复和部分工程带病运行1312处,应急解决360.5万人;通过药剂消毒、送水、安装小型净水设备等临时解决211.65万人。重灾区还有3.05万人无法获得应急供水保障。
  供电:受灾县(市、区)城区已恢复或局部恢复供电;目前未恢复供电乡镇8个,其中地方电网5个,省水电集团3个。
  恢复生产情况
  成都市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3308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5.08%;栽插水稻314.2万亩、红苕22.2万亩,分别占计划的93.5%、42.3%。绵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恢复生产的133户,部分恢复生产的342户,占受灾规模以上企业的59.9%;全市(除北川县外)完成水稻栽插58%,玉米播种73%,红苕栽插21%。德阳市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577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63.7%;金融机构已恢复营业网点574个,占97.5%。广元市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113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2%;栽插水稻65.6万亩、玉米107.85万亩,分别占计划的69.1%、102.7%。雅安市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324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87.1%;栽插水稻43.8万亩、红苕15.2万亩,分别占计划的98.7%、81.5%;修复改造提灌站25座,检修农机具2427台(套),投入农机技术人员937人次,出动农机具22457台(套)。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9:02:54 | 只看该作者

失事直升机最后遗言:天气变化太快 恐怕不行

6月10日上午10时55分,米-171直升机残骸被找到了。残骸坠毁在映秀镇西北的高山密林中,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巨大的爆炸使得机上人员遗体已难以辨认。

飞机由特级飞行员邱光华驾驶。这名被周总理选出来的飞行员于5月31日,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失事。


【最后遗言】


“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


5月31日14时56分,邱光华驾驶的编号为734的直升机与地面失去联系。


15时45分,成都军区成立联合搜救指挥组。指挥部指示部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联系机组。但从中午到深夜,一连10多个小时,一直没有回应。


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判断,“凶多吉少。”


“如果直升机的机械有故障,飞行员会在第一时间报告。”成都军区司令部陆航处处长陈格辉是邱光华的战友,担任空中搜救行动的具体负责人。


他说,根据掌握的情况,天气突变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陈格辉很快了解到,在机组失事前,机长邱光华曾和另一特级飞行员多么秀曾在空中通话。“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


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直升机失事后,胡锦涛主席指示,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并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专程赶赴成都,具体组织搜救工作及处理相关事宜。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迅即组织搜救行动,派出地面和空中搜索分队进行拉网式搜救。


【空中搜寻】


肉眼难辨迷彩色飞机残骸


自6月1日新华社发布直升机失事的消息以来,各种各样的线索就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传到指挥部。


“5月31日下午,有群众在映秀镇制药厂附近的山上听到爆炸声。”


“有人在赵公山附近听到爆炸声,看到黑烟。”


“在清银寺附近发现一具遗体,怀疑是机组人员。”


每天,不断有灾区群众主动向部队和有关部门报告线索,引导部队到可疑地点展开搜救。


6月1日,郭伯雄一到成都,立即会同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委张海阳和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研究决定,扩大地面和空中搜救范围。


那天,752号直升机按照预定计划起飞,记者和所有搜救人员一起,打开直升机的窗户,瞪大了眼睛扫寻着山谷的每一个角落。


陈格辉说,直升机失事后,可能出现机体散落,变成碎片的机身涂有军用迷彩,与植被的颜色相同,很难通过肉眼分辨。特别是失事地域山高林密,很多地方因为地震引发山体松动还在不断滑坡,所以直升机空中搜索的难度非常大。


搜救直升机像一只鹞子,在峡谷中忽上忽下,悬停、调头。


机长杨磊说,搜救直升机在搜救中,风险非常大。峡谷细长,周边的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直升机遭遇紧急情况,没有足够的空间爬升拉高,调头返航的回旋空间也很小。峡谷的气候变化太快,有时候飞得好好的,突然就飘来一朵云,直升机就像一头扎进雪堆里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在这11天里,军队先后投入近10万人次、各类飞机和飞行器100多架次,展开地毯式立体搜救。


【水陆拉网】


侦察水库湖底一无所获


在地面,搜救行动进行得同样艰难。6月1日17时许,映秀任务区搜索行动指挥组接到报告,有人在漩口镇赵公山附近发现疑似直升机残骸的反光碎片。


成都军区某装甲团、某炮兵团,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和武警官兵立即对赵公山实施拉网式搜索。


赵公山海拔2400多米,山上坡陡林密,道路十分难走,即使是走惯了山路的当地村民,也需要近5个小时。


21时20分左右,同行村民接到电话,有人说在麻溪一带听到爆炸声。官兵们决定连夜从小路赶往麻溪。


上山容易下山难。此时天已伸手不见五指,官兵们带的手电筒不够,便两三人共用一支。有时下坡路滑不好走,就干脆坐在地上滑下去。


23时10分,赶到麻溪。由于担心下暴雨,部队决定暂停搜救,等待天明。


同时,水面搜救在进行。


紫坪铺水库大坝上,水陆工程侦察车对水库展开全方位侦察。在显示屏上,浑浊的湖水变成了一片透明,可是偌大的湖底一无所获。


在岷江岸边,搜救人员对几十公里长的河流进行了河床断面扫描,没有获得丝毫进展。


在地震形成的一个个堰塞湖边,官兵们冒险进行投锚拖拽,可是每次拉上的都是失望。


【科技助阵】


搜救队配备卫星导航


这是一次军民共同开展的拉网式搜救行动。


在行动中,马尔康、九寨沟地区出动应急民兵50人,从汶川县城向草坡乡方向搜寻;汶川县、黑水县出动应急民兵50人,从映秀镇向草坡乡方向搜寻。汶川、黑水县出动应急民兵40人,在映秀镇1.5公里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搜寻。


同时各种科技装备也投入到行动中。


总参谋部给搜救小分队配备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设备,地面搜寻部队的行动能实时传回指挥部。在电脑屏幕上,标志部队位置的一个个红点,很快覆盖大峡谷近百平方公里。空军派出侦察机在可能出事地域摄制了遥感照片,提供给搜救部队比照参考。


中国科学院传来了航空雷达遥感飞机拍摄的资料;国家民航局打捞队派出特种直升机,搭载空降兵特种兵在可疑地点实施索降;四川省地震局根据地震台网异常震动监测,提出搜索地点建议。


【发现残骸】


模拟航迹图锁定映秀深山


“直升机被发现了!”“机组人员还活着!”“直升机迫降成功了……”一个个不实的传言在互联网上蔓延。


“传言表达了大家美好的希望。”陈格辉说,“我们都在期待奇迹发生。”


陈格辉利用成都军区空军和成都双流机场引导雷达提供的信息,综合各方面线索,在地图上一遍又一遍确定邱光华最后的飞行航迹。


根据航迹图,联合搜救指挥部很快确定一个方形搜救区域和一个圆形重点搜救领域,在地图上分别以橙色和黄色标示出来。


6月10日早晨,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带领200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在映秀镇西北深山峡谷密林中发现直升机残骸和机上人员遗体。这个地点,就在地图上标示的重点搜救区域附近。


那天上午,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里的人心情沉重,他们的战友邱光华和机组成员长眠在曾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土地上。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0:50:44 | 只看该作者

敬礼----组图: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机组人员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同志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胡锦涛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长邱光华。邱光华,1957年4月出生,四川茂县人,羌族,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直升机机长,四种气象飞行指挥员、特级飞行员。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机长邱光华 再过11个月就退休了
在17天的救灾飞行中,他50多次飞翔在家乡的上空,旋翼下的每一处断垣残壁都是那么熟悉。茂县南兴镇,这是个羌族聚居的小镇,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家里的两间房子已经倒塌,年近80的父母,正住在帐篷里。每一次临空而过,51岁的邱光华都会心潮起伏,更增强了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已飞行了33年的邱光华,在战友们的记忆里,是一位沉着冷静的人。他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安全飞行5800多小时,2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虽然再过11个月就可以退休了,可他在地震发生后积极请战,最多时一天飞7个多小时。参加抗震救灾以来,他飞行63架次,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90吨,抢运伤员200多人。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李月。李月,1980年出生,是陆航团年轻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副驾驶李月 有一个旅游结婚的心愿
失去联系的92734机组成员中,有某陆航团飞行大队三级飞行员、28岁的副驾驶李月。5月30日晚,得知要执行飞行任务,李月十分激动。作为大队重点培养的年轻飞行员,他特别珍惜每次飞行的机会,尤其是参加抗震救灾的飞行任务。他拿出地图,仔细察看将要飞行的路线,详细了解每一个着陆点数据,还专门打电话给在成都的妻子汪玉,交待她帮他留心汶川、理县等重灾区方向的天气情况。
李月今年1月领了结婚证后,部队连续受领抗击冰雪、军事演练等任务,他的婚礼拖到现在也没办。小两口有一个心愿:等部队任务不紧张时,出去搞一个有意义的旅游结婚。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王怀远。王怀远,1961年出生,有3010小时的飞行经历,是陆航团资深空勤机械师。他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
机械师王怀远 飞行员都愿跟他搭档
作为空中机械师,他在祖国的天空飞翔过3010小时,很多飞行员都愿意跟他搭档飞行。他叫王怀远,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资深空中机械师。47岁,上校,人生正当年。 在王怀远30年职业生涯中,执行这样的急难险重任务已经数不胜数。王怀远8次飞进西藏,7次飞临雪山孤岛墨脱,出色完成了10余颗卫星回收、数十次实兵演习、航测、边防巡逻等任务,4次荣立二、三等功,被上级评为“爱军精武标兵”。
那一夜,许多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都做了一个相似的梦,大家都在梦里问他:你怎么还不回来?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陈林。陈林,1980年出生,28岁,陆航团机务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助理空勤机械师。
机械师陈林 约定陪女儿过儿童节
29岁的空中机械师陈林,是失事机组中的一员。抗震救灾斗争中,他跟机飞行44个架次,每次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飞行时间40小时22分钟,运送物资11.9吨,解救群众75人,运送救灾人员35人。灾区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在他心中高于一切。战士机械员朱明说,飞机飞抵茂县,陈林和战士们一起把物资搬下飞机。当看到一位脚部受伤的老大娘被亲人背来时,他迅速冲上去,把老人背到机舱内妥善安置,还把自己仅有的一点水和食物捧到了老人面前,老大娘感动得流下泪来。
就在31日飞行前,已经10多天没见面的妻子带着不满两岁的女儿来队看望陈林。马上就要起飞了,一家人只来得及吃了几口团圆饭。临行前,妻子说:“注意安全。”女儿说:“爸爸,你快回来,明天陪我过儿童节!”陈林,这位湖南籍年轻军人,模仿着第二故乡四川的方言笑答:“要得!”亲人、战友,都在期盼他履行诺言!

这是失事直升机机组人员张鹏。张鹏,1984年出生,“80后”士兵,二级士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他主动请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每天在机场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参与装卸救灾物资170架次,合计60余吨。
安全员张鹏 希望收养一个灾区孤儿
失事飞机英雄机组人员中,还有一名士兵,名叫张鹏,他是作为安全员随机组执行任务的。21日那天,灾区部队举行了一个缴特殊党费仪式。长长的队伍里都是党员,惟一的普通士兵,他就是张鹏。因出发紧急,他没带多少钱,就把兜里仅有的80元钱以一名非党员的身份作为“特殊党费”交了出来。
张鹏到灾区后,借一名干部的手机向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告诉爸爸妈妈一切平安,说任务重,没有时间再联系了,请父母不用挂念。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收养一个灾区孤儿。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新华社发

相关链接 米-171直升机

米-171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设计、俄罗斯乌兰航空生产联合公司生产的新型直升机,是米-8T和米-17的现代化改进型,性能和可靠性比米-8T和米-17有显著提高。该机于1988年开始研制,1991年开始生产。

米-171可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及高原地区使用,主要用来执行货运、客运和救援任务。该机正常起飞重量11100千克,空重7055千克,最大载重40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5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30公里/小时,主油箱载油2027千克,航程570公里。

[ 本帖最后由 至尊宝 于 2008-6-11 10:53 编辑 ]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4:14:58 | 只看该作者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各地共产党员踊跃捐款。从五月十八日到六月十一日,全国已有三千四百二十万名共产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六十九点八三亿元人民币,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带头交纳了抗震救灾“特殊党费”。

中组部抗震救灾“特殊党费”专用账户实际到账四十九点二四亿元。日前首批“特殊党费”已划拨给地震灾区。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5:35: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伙户外◁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