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入伙户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故事,大道理(一)——关于人性-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7 11:3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故事,大道理(一)——关于人性-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渐渐喜欢拿一些小故事来说道理。从《谁偷了我的奶酪》到《水煮三国》,网上也四处流传着一堆堆关于管理的小故事。前些日子我就看到了这样一篇:送给赫尔辛基经济学院EMBA全体学员的六十八个小故事。
  几乎每个故事尾处都附上了所谓“管理学”意义上的短评,粗粗一看,确也在理。可细读之后,心中却常常另有所思。发现所有的故事,不外乎都是关于人——为人、做人、成人、御人。人,人性,便是一切的根本。由着性子把自己的想法约摸理了一理,便是下面的这一个小系列:人性种种,为人做事,成长教育,以及用人管理。
  此为第一篇:人性种种
1、我们的眼睛,往往只看得到那些明显的迹象,或是某种表象而已。我们常常记住的,也往往只是那些眼前的东西。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2、最危急的关头,未必有思考的时间;本能的反应,其实就是你的选择。
抉 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5:46:04 | 只看该作者

3、眼见未必为实,因为你未必真的了解背后的原因。

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4、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懂得珍惜;付出努力得到的,才最珍贵。
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5、出了问题,我们常常忘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总是下意识地觉得:那是你的问题,与我不相干。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6、有时候,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会让我们失去思考和改进的意识,失去发现问题和变化的敏感性。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5:46:58 | 只看该作者

7、一些表面的现象,会让人飘飘然,忘了自知。

7、一些表面的现象,会让人飘飘然,忘了自知。
佛塔上的老鼠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
  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8、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只看到这个社会所重视和宣扬的一些东西,尤其当自己在那些方面相对有优势时。当发现其它一些方面的不足了,又容易因为面子问题,讳疾忌医或是死撑,最后也只能自食其果。
博士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5:50:52 | 只看该作者

9、人太容易自以为是,也太容易受人影响。

我是陈阿土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 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 SIR! ”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 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 SIR! ”
  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10、利己,是人的本性,在本性驱使下,钻营与腐败得以滋生。如果不能用道德来约束,就只好借助于合理的机制了。
分 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
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11、是因为爱与友善才得利,还是因为得利才学会爱与友善,这真是个问题。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5:51:27 | 只看该作者

天 堂

  一位行善的基督徙,临终后想见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何差异于是天使就先带他到地狱去参观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地入座。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夹得到.吃不到你真觉得很悲惨吗?我再带你到天堂看看。
  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每个人同样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可爱的人们.他们也同用同样的筷子夹菜,不同的是,他们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12、得不到的葡萄是酸的,阿Q精神不管是狐狸还是人都普遍具备。
看法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13、做人的双重标准,严于待人,宽于恕己。
习惯标准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14、我们的国人,普通是现实的、世俗的、功利的,伟大主义至上的,而且这种意识无处不在。
志愿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
  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
  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15、如果你缺乏鉴别的能力,又开始贪小便宜,那么,有个词很适合你:自作聪明。——可奇怪的是,这个词在绝大多数人身上都非常适用。
手环
  有一个欧巴桑在首饰店里看到二只一模一样的手环。 一个标价五百五十元,另一个却只标价二百五十元。 她大为心喜,立刻买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环,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门。
  临出去前,听到里面的店员悄悄对另一个店员说:「?看吧,这一招屡试不爽。
  (注:试探如饵,可以轻而易举的使许多人显露出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亏受骗的开始。)
16、把别人的给予当成理所当然,甚至当成是别人的亏欠,这种荒唐的逻辑居然在很多人身上清晰可辨。
欠着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注:有些人总以为是上苍欠他的,老觉得老天爷给的不够多、不够好,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17、所有人心底其实都需要别人的赞赏、肯定与关注的,可有的人不仅仅需要,简直是依赖了,想想,也很可怕。
第一名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没听清楚?"
  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它同学没听清楚。"
  (名与利是多少人的捆绑、多少人的心结?我们被教育要争气、要出头,但是争气出头的,不过是少数人,沉默的大众毕竟还多数。想一想,有那么多人都和你我一样,不也是很兴奋的一件事吗?)
18、最可悲的,是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最可怕的,是意识到之后仍然装作不知,依然我行我素。
原来如此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亏,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19、误会,源于表达的失误与沟通的失效,也源于冲动的情绪,以及不懂得辨别思考的态度。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 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猪"。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 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伙户外◁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