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户外 | ZMDHW.COM

标题: 甘南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7:48
标题: 甘南行
(, 下载次数: 2)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
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西临四川阿坝,,面积4.5万平方千米。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藏族36.7万,占总人口的54.0%,首府合作市,辖合作市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玛曲、碌曲和夏河7县.我们这次的行程包括:迭部、玛曲、碌曲和夏河四县.,7天的行程近3000公里.

上图是甘南行的第一站兰州,兰朗公路(G213)是通往甘南的唯一国道.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7:55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0:17 编辑

(, 下载次数: 3)
兰州市区和整个甘肃省的形状几乎一样,都是个狭长的形状,黄河穿市区而过,河水混而不浊,河面不宽但水流湍急.
上图是甘肃境内的第一座黄河铁桥,叫"中山桥",相传是清政府时期所建.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7:58
(, 下载次数: 2)
兰州水车园,是兰州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07
(, 下载次数: 1)

兰州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兴起,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之后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一直传承不断。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08
(, 下载次数: 3)

兰州风景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13
(, 下载次数: 1)

市中心广场夜景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38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08:39 编辑

出兰州沿兰(兰州)朗(郎木寺)公路向西南方向直到临夏市.一路上山峦起伏,沟麓纵横.公路倚山势而上,蜿蜒盘桓.有时上仰危崖下瞰深渊,我辈虽艺高胆大也不禁身心具寒. (, 下载次数: 3)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43
(, 下载次数: 2)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号称西北"小麦加",海拔2000米.兰州通往甘南的必经之路.大夏河穿成而过故名"临夏".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53
(, 下载次数: 2)

土门关,藏语称“火尔仓香告”,准确的地理位置于临夏县马集乡关滩村190米处,东距临夏市33公里,西距夏河县拉卜楞镇75公里,海拔高度2170米。土门关是由四川、青海经甘南藏区通往兰州的主要隘口。土门关以南为夏河县地,以北为临夏州地。兰郎公路穿越此关口.进入此关口即进入青藏高原.关内关外,风光迥异.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57
(, 下载次数: 2)

进入土门关后的藏区草原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8:58
(, 下载次数: 0)
草原上的牧草和高山花.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00
(, 下载次数: 0)

高山花.这是藏人的叫法.藏人不分种类一律把草原上的鲜花叫做高山花.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04
(, 下载次数: 0)

茂盛的牧草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13
(, 下载次数: 0)

草原上的帐篷.请注意右侧的小白帐篷.
这个小白帐篷是藏族少女的专用帐篷.按照藏族风俗,女儿13岁就为成年,成年后便和家人分住.有自己的专用帐篷接待情人.因为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形势,藏人的生育能力偏低,女孩子要想顺利地嫁出去就必须向大家证实自己的生育能力,所以,藏人的第一胎多是未婚先孕,家产也绝不传长子.
附带说一句:小白帐篷外面都有一条凶猛剽悍的藏狗,你要想钻进帐篷就必须先过藏狗这一关,祝你运气好.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15
(, 下载次数: 0)

草原上的牦牛.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16
(, 下载次数: 0)
草原风光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22
(, 下载次数: 0)

甘南的草原从地域上讲有些狭隘,都处在山峦峡谷之间,著名的甘加草原位于夏河县城西北20公里,周围也是群山环绕.还有桑科草,原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0公里,有公路直通。 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70平方公里,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24
(, 下载次数: 0)

湛蓝的天空和白云是青藏高原的特有景色.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26
(, 下载次数: 0)

玛曲县城关黄河大桥远眺.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46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09:48 编辑

(, 下载次数: 0)

郎木寺,全称安多达仓郎木寺,距玛曲县城77公里,海拔高度3500米,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一个小镇。有"藏南小瑞士"之称.白龙江从镇中流过,白龙江虽号称"江"实则是一条不足2米宽的小溪,属澜沧江水系.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 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51
(, 下载次数: 0)

安多达仓郎木寺大经堂.由于寺院内禁止拍照,所以没有拍到大殿内的照片.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09:57
(, 下载次数: 0)
这根高耸入云的杆子叫做"经幡"就是扎着经文布幡的旗杆.藏人们大多把它树立在自己的家门口,空地上,寺院里,山头和一切能够树立的地方,再把经常诵读的经文写在绸布上挂在经幡上,他们认为凤每吹动一次经幡就等于自己诵读一遍经文,佛祖就会免去自己的一次过错.....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09
(, 下载次数: 0)
藏人居住的房子.看上去破破烂烂,但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误导.一个藏族小姑娘告诉我,他们的房子无论建的多磨奢华但屋顶必须用这种烂木板和碎石装饰.我也亲眼看到一个破烂的屋顶下二层小楼内极度奢华的装修.其豪华程度远超我们内地.这也源自于藏人的习俗和教义.那个藏族小姑娘告诉我:藏人的灵魂和肉体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组合,如果分开了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死亡.如果你想活着就要把灵魂禁锢在肉体之中,封堵在肉体的"命门"里,封堵命门的锁就是金银珠宝雕绒裘皮,所以,藏人们都喜欢穿金戴银,有些人出门的穿戴都要超过百万.
作者: xpb521    时间: 2010-8-6 10:12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14
(, 下载次数: 0)

本人在郎木寺大经堂外面的清凉装.拍了这张照片之后大约不到一个小时,太阳西沉,气温陡降10多度,本人以魔术头巾扎头,狼狈"窜回"宾馆.此后的7天内一直长袖大衫,不敢再做此拉风状.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28
(, 下载次数: 0)

郎木寺风光
作者: 星空    时间: 2010-8-6 10:33
插队看大片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39
(, 下载次数: 0)

正在祭祀的藏人.
藏族是全民信教,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部份。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藏传佛教中最大的格鲁教派,其创始人就是达赖个班禅的师傅宗喀巴.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42
(, 下载次数: 0)
手摇转铃的藏人妇女.
由于藏传佛教的诸多禁忌,这类图片都没有近景拍摄.这个妇人手中的转铃和经幡,转经筒的用途一样.
作者: 安静    时间: 2010-8-6 10:43
欣赏了,谢谢流沙大哥分享,坐等后续……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47
(, 下载次数: 0)
这是藏传佛教中的最高礼节--磕长头.磕长头的步骤:双手先放在头顶上,第二步是将双手在额头,嘴唇及心口上各碰触一下,第三步是弯腰后用双手在地上滑行直到身体贴地:   此时拜佛者观想双手十指表示菩萨修行中的十种阶段「十地」;四肢代表「慈悲」、「爱语」、「利行」、「同事」的菩萨渡化众生的心态与智慧方便。额头触地表示自己发愿将以上述四种行为完成菩萨十地的修行,达到诸佛所证得的绝对十一地「完全光明地」的境界。第四步 起身.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54
(, 下载次数: 0)
这是另一种祭祀方式.
我们看到这类祭祀多是男人,用松枝和一种燃料(市场公开出售近似于香火)在山顶的那种木质栏杆内点燃,然后把纸质的"唐卡"(近似于咱们内地的纸钱)向天抛洒.这应该是一种祭天仪式.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0:57
(, 下载次数: 0)
轻松一点.
这是郎木寺唯一的一个驴友之家,主要是接待驴友,征集和发布信息,住宿不贵,每天30元.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00
(, 下载次数: 0)

驴友之家发布的信息和菜单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07
(, 下载次数: 0)

和安多达仓郎木寺隔街相望的“格尔底寺"大经堂.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09
(, 下载次数: 0)

大经堂富丽堂皇的外廊,这里还能拍照,进去右手的大门就绝对禁止了.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23
(, 下载次数: 0)

在外廊拍摄的大经堂内景.
进入藏传佛教寺院的大经堂有着很严格的禁忌.不能戴帽子,不能穿鞋,进门参观沿顺时针方向,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拍照,不能指指点点.而且还要有喇嘛带领不能自行参观.看守经堂的喇嘛们把参观佛祖的经堂视为对参观者的恩赐,无论你买了多少钱的门票照样对你进行种种的限制,甚至拒绝迟到者入内.记住,你买门票时不是在购买寺院的服务,而是对佛祖的供奉,是你自愿的奉献.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31
(, 下载次数: 0)

话题转到草原上吧,毕竟寺院不是我们观赏的全部.
这是玛曲县境内的黄河九曲.离玛曲县城100多公里,属原生态草原,到这里的路是砂石的.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一直都是向东流淌,唯独到了玛曲草原来个180度的大转弯,转而向西,绕过玛曲全境,再折而向东.形成黄河的第一弯曲部,称之为"黄河首曲"。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34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1:36 编辑

(, 下载次数: 0)

本人躺在草原上的照片,左上角就是首曲黄河.强烈的太阳辐射会使暴露在外的皮肤热辣辣的难受.所以,全身包裹起来是首选.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48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4:21 编辑

(, 下载次数: 0)

藏族小男孩.这个孩子不会说汉语但能听懂.见到他应该是我们的运气.当时几个人下到山包下的草地想和一群牦牛合影,却不料刚接近牦牛就突闻犬吠之声大作,一头硕大的藏狗从一百多米外的帐篷后猛窜出来,吼叫着扑了过来,众人见状发一声喊撒腿就跑,正当危急时刻,小男孩从帐篷里跑出来大声用藏语叫狗,把已经追到腿边的恶狗叫了回去,避免了一起汉藏纠纷.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下我给他照了这张相片.小伙子很帅气的叉起了腰.一副英雄舍我其谁的样子.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1:52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5:21 编辑

(, 下载次数: 0)

从同一个藏包出来的女士,右边的那个应该是小男孩的母亲.中间的是他的姐姐,也是海南一所大学的学生,左边的是导游.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00
(, 下载次数: 0)

刻有藏文佛经的石墙,藏语叫 “嘛呢”。它是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咪哞”的简称。 据说经常默念六字真言可以消灾免祸、一生平安。这个藏传佛教最受人尊崇的咒语汉字音译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请你牢记,经常念诵会让你吉利安康.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05
(, 下载次数: 0)

嘛呢寺院的喇嘛,左手高个的喇嘛会说简单的汉语,这里处于玛曲草原的腹地,很少见到汉人观光者,所以他拿着相机对着我们拍照,还问我们从哪里来.说"哦,河南,听说过"从他脸上的茫然之色可以看出,他肯定不知道河南在哪里.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12
(, 下载次数: 0)
从旅行车上抓拍的藏人摩托车队.据导游介绍,现在的藏族青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辆摩托车,他们已经很少骑马,外出都是一身的佐罗装饰,把全身包括头脸包裹起来,在公路上,草地上,甚至山坡上加大油门狂吼疾进,车技娴熟令人叹而观之.这副照片抓拍的摩托车车速不低于90公里,都是瞬间超越我们的金龙旅行车的.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17
(, 下载次数: 0)

晚霞下的玛曲县城.是在宾馆的房间向外拍摄的.
玛曲县,距兰州450公里,海拔在3300至4806米之间。玛曲,系藏语,意为黄河。因临黄河而得名。是甘南还没有开发的原生态草原.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19
(, 下载次数: 0)

玛曲境内的黄河月亮湾.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23
(, 下载次数: 0)

月亮湾畔的藏民居住地.
这类居住地都是政府无偿建立的,独门独院.但是藏民好像并不领情,我们沿路看到的这些住宅大多空旷荒芜,没有丝毫的人气.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24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2:26 编辑

(, 下载次数: 0)

玛曲县城关的黄河大桥.请注意,护栏上覆满了幔布.这些幔布上写满了经文.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28
(, 下载次数: 0)

藏民们把大桥,山石等等一切天然的和人工的突起物都当作了经幡.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32
(, 下载次数: 0)
位于碌曲县境内的尕海湖.
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距碌曲县城49公里,在国道213线400公里处,海拔3480米,候鸟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2万亩,大小湖水面积为15000亩,平均水深为1.5米.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33
(, 下载次数: 0)

水天一色的尕海湖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34
(, 下载次数: 0)

用长镜头拍摄到的正在嬉水的野鸭.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36
(, 下载次数: 0)
在车上抓拍的骑马的藏民小孩.
作者: 小东邪    时间: 2010-8-6 12:37
欣赏完毕,喜欢PP,佩服拍PP的,有机会一定去亲自体验一下……
12# 花开的很灿烂是我没想到的
18# 蓝天白去是一直向往看到的
39# 包的好像棕子一样耶
44# 摩托车队很拉风哦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37
(, 下载次数: 0)
骑马的藏民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38
(, 下载次数: 0)

本人骑马的雄姿,是不是很潇洒啊.
作者: 阴山嚎    时间: 2010-8-6 12:41
草原退化了不少。怎么去的?随团、包车、自驾?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46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4:29 编辑

(, 下载次数: 0)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说是9层实则8层,喇嘛们把阁顶也当作一层.在最高顶上我才明白,原来所有金碧辉煌的寺院屋顶都是黄铜做的,并非是黄金.因为我看到那些簿簿的闪闪发光的金属片是用一个一个的焊点加固在一起的.而金子是不能焊接的,我靠,上当.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50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2:52 编辑

(, 下载次数: 0)

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的这座八角古城,是汉唐时期所建.这里曾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现八角城遗址基本保存完整。
左下角的车辆来自重庆市,是经过三天跋涉来到甘南的重庆车友.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2:54
(, 下载次数: 0)
八角城中的藏民孩子.我是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才拍摄的.这是他们特意摆出的姿势.很有大明星的风范.可造就的人才.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03
(, 下载次数: 0)
白石崖溶洞等待进洞的小喇嘛.藏传佛教的喇嘛是终身制,还俗必须得到当地活佛的恩准.喇嘛大多是从小发愿出家的,一经出家,生活由亲友和寺院供給,终生不事生产,只念经诵佛.藏民每家每户只能准许一人出家.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17
(, 下载次数: 0)
白石崖岩溶洞
距夏河县城30多公里,在甘肃甘南甘加乡大尕加峡口西侧,石崖上洞口距地面约30米,坐西向东,洞四周灌木葱笼,流水咚咚,洞高3.5米,宽4米,估计深1500米,洞内有道路,搭有独木梯、独木桥,道回路绕,忽上忽下,时窄时宽,有时需匍匐行进,岩壁光滑,俱有钟乳石发现。本人跟随一众人群进洞后,经过一个大洞后又钻入一条狭窄,潮湿沾滑的小洞爬行大约30多米,阴暗压抑,令人恐惧异常,虽后悔莫及但是无法退回,只好硬着头皮爬行至一大洞后,仔细一看,原来随行几人都是藏民朝圣者,他们进洞是为了拜佛升天所以无所畏惧.我辈凡夫俗子,平生以声色犬马为圣贤,岂能随意陷入这佛家修身之地,遂急急退出,发誓再也不进这佛门圣地了.
洞口的人影是诵经的藏民.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21
(, 下载次数: 0)
夏河县大街.正在整修道路,尘土飞扬,令人窒息.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24
(, 下载次数: 0)
甘加草原上的帐篷,还是两室一厅的布局,售价2000多元.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25
(, 下载次数: 0)
甘加草原暮色下的美女.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31
(, 下载次数: 0)
草原上的烤全羊,售价980元.其实是蒙古风味,还不如咱们自己烤的好吃.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36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4:33 编辑

(, 下载次数: 0)
拉卜楞寺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藏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拉卜楞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层楼1座,六层楼1座,四层楼4座,三层楼8座,二层楼9 座,馏金铜瓦顶4座,绿色琉璃瓦顶2座,嘉木样大师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楼房31座,各个昂欠活佛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厨房6所,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嘉木样别墅2处,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种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种建筑,共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37
(, 下载次数: 0)
其中的一座经堂外景.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39
(, 下载次数: 0)

西藏三宝之一:酥油花.顾名思义就是酥油做的花,看看像不像.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43
(, 下载次数: 0)

西藏三宝的另一宝:"唐卡",据喇嘛讲,唐卡是珍珠粉,金粉和银粉在牛羊皮上绘出的画,金贵异常.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3:55
(, 下载次数: 0)
安多藏区的两大天葬台之一:郎木寺天葬台
这张照片我犹豫很久才发出来,原因很简单,天葬在藏民心中是很神圣的,我们不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娱乐.
照片拍摄的其实只是天葬台一侧的经幡,右上角是山头另一侧的秃鹫.真正的天葬台在照片的左下角,是一片方圆不到三米的黑色空地,空地上胡乱摆放着几块方石,还有肮脏的斧头,砍刀和........
在甘南我最后悔的是去了天葬台.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4:00
(, 下载次数: 0)
四川若尔盖县唐卡镇的黄河第一湾观景峰,海拔3870米.我用了大约半个小时才爬上去,上去之后感到一阵头痛,那是因为大脑缺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正常的高原反应.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4:01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8 17:11 编辑

(, 下载次数: 0)
顶峰上的美女.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4:02
(, 下载次数: 0)
黄河落日.
作者: 流沙    时间: 2010-8-6 14:05
本帖最后由 流沙 于 2010-8-6 15:31 编辑

甘南7天,照片有几百张,想精挑细选,没一会就挑的头昏脑涨,现在发出来,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当之处见谅.
作者: 墨水    时间: 2010-8-7 23:23
照片拍的很好,文笔很棒!神游了一回。。。
作者: xiaolanger    时间: 2010-8-10 16:43
同楼上,赞一个
作者: iamxianxianbei    时间: 2010-8-11 18:20
呵呵,我是06年夏天去的,兰州,刘家峡,合作,玛曲,夏河,卓尼,确实很有意思,跟咱们不是一个世界……
作者: 大漠孤烟    时间: 2010-8-18 18:04
很精彩,也很向往草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玩玩。




欢迎光临 驻马店户外 | ZMDHW.COM (http://www.zmdhw.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